一.3D 显示原理:
人体有两个眼球,他们的视觉范围并不一致,会略有差别,这被称为视觉位移。而大脑在对比视觉位移后,会让我们感觉到“景深”的差别,也就是物体与我们距离的远近。而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就是基于人体这种生理机能进行视觉欺骗,利用两幅略微不同的画面试大脑误以为我们看到的是具有一定景深的
3D 画面。
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三维显示技术又分为偏振分光,光谱分光以及分时遮光三种。
1. 偏振分光(偏振法):
电影院版本采用的是偏振法,它以人眼观察景物的方法,利用两台并列安置的摄影机同步拍摄出两条略带水平视差的电影画面。放映时,分别装入左右两台电影放映机,并在放映镜头前分别装置两个偏振轴互成90 度的偏振镜。两台放映机需同步运转,当观众带上偏振眼镜时,由于左右两片偏振镜的偏振轴互相垂直并与放映镜头前的偏振轴一致,致使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过双眼汇聚功能将左右像叠加在视网膜上,由大脑神经产生三位立体的视觉效果。
在目前的设备条件下,家庭观看偏振光镜原理的立体电影是不太可能的,尽管它的效果是最好的,除非你使用2 台加装了偏振光镜头的影像设备和2 张不同角度拍摄的DVD 和专业的播放设备和同步器。
2. 光谱分光(色分法):
色分法是3D 显示中最为常见的,也是最廉价的。这种显示方法是通过红蓝(或红绿)眼镜的滤色功能将影像进行分离,从而使得大脑产生立体图像的错觉。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成本低廉,不需要对显示设备进行改动,不过容易使人眼产生疲劳。
采用红绿滤光或红蓝滤光方式的的3D 电影也许能成为家庭影院的主流,采用这类滤光原理制作的电影可以完全兼容现有家庭影音播放系统,无需任何改造。新近发行的多部蓝光3D 电影,《地心历险记3D》,《史瑞克3D》,《深渊幽灵3D》等都是采用红蓝滤光方式制作的,它和普通影片最大的不同在于裸眼观看时会有明显的偏色重影。
3. 分时遮光(时分法):
分时遮光技术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技术,就是通过频繁地遮蔽左眼和右眼来使双眼在短时间内获得有细微差距的图像,再经过大脑计算从而生成一幅3D 立体图像。这种技术播放时不会损失色彩,画面具有较高还原性。遮蔽双眼的设备就是我们所需佩戴的眼镜。
这副眼镜与3D Stereo 显示器的信号同步,在显示器输出左眼图像时,左眼镜片为透光状态,而右眼为不透光状态,而在显示器输出右眼图像时,右眼镜片透光而左眼不透光,以这样地频繁切换来使双眼分别获得有细微差别的图像,使大脑产生立体感。当然由于双眼都要获得足够高速的图像切换频率以避免视觉疲劳,因此显示器的刷新率至少要达到120Hz,这样平均到每只眼至少有60Hz 的刷新率,当然我们常用的液晶显示器还没有这样高的刷新率。
典型产品:NVIDIA 3D Vision 套装。
包括:3D 眼镜、红外线发生器、DVI-HDMI 转接线、USB2.0 数据线、USB 数据线(为3D 眼镜充电用)、2.5mm 立体声耳机接口、眼镜布和替换用的鼻垫,配合玩家的头部大小来调节舒适的佩戴体验。而这一个套装的售价高达200 美元,质量自然不凡,除了以上提及的配件之外,还附带了两张CD,其中一张为驱动,另一张是一些NVIDIA 附赠的3D 内容,如一些3D 视频等。
立体投影影院的系统要求:
最低系统要求
∙Microsoft(R) Windows(R) Vista 32 位/64 位或Windows 7 32/64 位
∙Intel(R) Core(TM)2 Duo 或AMD Athlon(TM) X2 或更高型号CPU
∙ 1GB 系统内存(推荐2GB)
∙100 MB 剩余硬盘空间
支持NVIDIA(R) (英伟达(TM))3D 立体幻镜(TM)的投影设备
∙投影仪
o BenQ MP626/MP670/MP772ST/MP776/MP776ST/MP777
o ViewSonic PJD-6210-3D/PJD-6220-3D/PJD-PJD5351-3D/PJD-PJD5111-3D
NVIDIA GeForce GPU
|
GeForce 200/100 系列
|
GeForce 9 系列
|
GeForce 8 系列
|
3D 电影
|
全部GeForce 200/100系列
|
全部GeForce 9 系列
|
全部GeForce 8 系列
|
NVIDIA3D Vision 官网:http://cn.nvidia.com/object/3D_Vision_Requirements_cn.html
附:
《立体眼镜白送优派3D 投影机全面到货》 『促销参考价格』10800 元送眼镜和幕布
(http://www.ce.cn/cysc/zgjd/kx/200904/23/t20090423_18887534.shtml)
扑面而来的真实NVIDIA 3D Vision 全新视觉盛宴
(http://hardware.mydrivers.com/2/128/128700.htm)
|